老电影《大决战》中有个名场面,林总说,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总预备队不动。不过,这个说法到了高希希版的电视剧《大决战》里,变成了林总亲自打电话给正在前线的吴克华,直接说,克华同志,我不要你的伤亡数字,只要塔山。对象从本来负责前线指挥的程子华,变成了纵队司令吴克华。 塔山之战中,东野这边除了吴克华的四纵之外,还有三个独立师,再加上作为预备队的一纵,还有另外配属的炮兵部队,所以兵力上其实和国军方面相差不远,几乎相当。如果抛开国军方面出动飞机轰炸、海军军舰抵近海岸直接炮击塔山解放军阻击阵地,国军的进攻兵力甚至还要少一点,只是后来增兵之后才与解放军相近。 塔山方面的战斗,前期虽然也一直在持续进行,但解放军这边实际上压力并不大,仍然是能坚持住的,真正压力比较大的,就是10月14日这一天,而这一天也是解放军攻占锦州的前一天。所以,这一天塔山方面能否阻止国军,关系到总攻锦州能否顺利进行,如果锦州刚打开缺口,塔山这边丢了,增援部队赶到锦州,战局就要不好说了。 而在国军这边,前面的进攻始终无法突破塔山解放军阵地,而锦州战况又一天比一天紧急,范汉杰在城里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打电话向常公求救,常公的办法只能是给前线部队下死命令,要求他们不计一切代价,务必突破塔山阵地。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战地巡视组组长的罗奇来到了塔山,见到了他的老部队独立九十五师。 独立95师是抗战初期,由河南地方保安部队组建起来的,罗奇为其首任师长。之后,罗奇率该师一路南下,在第九战区参战,被编入37军,历任该军副军长、军长,抗战结束后国军整编,37军番号一度被裁撤,但95师却保留了下来,罗奇被调任总统府中将高参,95师则被派往华北参加对解放军的作战,并且作为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军的独立师的身份存在。 在增援锦州时,前期确定的部队为五十四军阙汉骞部、六十二军林伟俦部,再加上独立九十五师,指定侯镜如负责统一指挥,在侯镜如到任之前,由阙汉骞负责统一指挥。在两个军面前,独立九十五师自然感觉就是没娘的孩子,不受重视,加上五十四军又是土木系骨干部队,独立九十五师打不上主力,是比较失落的。 就在这种背景下,该师组建时的首任师长突然来到塔山前线督战,该师自然上上下下都群情激奋,士气高昂,感觉亲娘来了,自己露脸的时候到了。虽然罗奇的本职工作是战场巡视,但常公走的时候将他留在塔山前线督战,他就直接以监军的身份凌驾于阙汉骞、林伟俦甚至侯镜如之上,直接他自己开始指挥起来了。 本来各部的参谋人员在制订作战计划时,觉得正面强攻多日,毫无进展,不如从塔山西侧迂回过去,尽快赶到锦州城下,但罗奇坚持认为,必须正面强攻,彻底击破当面的解放军阻击部队。在罗奇指挥下,独立九十五师成为主攻部队,以营、连为单位,以密集阵型不间断地向解放军阵地突击,这也就是罗奇所说的波浪式战法。 正是在罗奇的这种不计伤亡的战法之下,10月14日这天,塔山阵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线部队伤亡惨重,有些连队伤亡过半甚至是伤亡殆尽,完全失去战斗力。因此,在前线负责指挥的吴克华向程子华报告了一线部队正在承受的巨大压力,意思当然是希望预备队一纵能够投入战斗,帮忙分担四纵的压力。 但程子华请示林总时,林总断然表示,预备队不动,并且“我不要伤亡数字,只要塔山”。这当然也是一个死命令,等于要求预备队不投入战斗,四纵必须立足于自己独立完成战斗任务。吴克华看增援指望不上了,只好调整部署,要求各部队坚守阵地直至最后一个人,实在不行,就把机关的参谋人员、后勤、伙夫等都派上去。 既然四纵在遭受强大压力,一纵又近在咫尺,为什么不投入呢?一方面是受地形限制,投入兵力太多,兵力部署过于密集,在敌人的炮火之下,更容易造成更多的伤亡,所以只能逐次增兵。另一个原因也在于,总攻锦州之际,如果万一出现进攻不利的情况,也需要有生力军,如果一纵用于塔山,到时候再临时从战场抽调出来增援锦州,就比较麻烦了,不利于迅速解决锦州战斗。 刑事辩护律师 http://www.5jls.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