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盟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遵义会议上关键一票,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是谁把票投给了毛主席?

2022-02-03/ 中国商盟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回忆起曾经,毛主席总会提及一个人,并且说道:如果在遵义会议的时候,不是他在最后支持我投我一票,中国的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回忆起曾经,毛主席总会提及一个人,并且说道:如果在遵义会议的时候,不是他在最后支持我投我一票,中国的革命历程将会是不同的局面。

也是最后这关键的一个决定,才让毛主席在革命的事业路程上逐渐发挥优势,从此改变了国人的命运。那么习主席口中的人物究竟是谁,遵义会议时又做了什么呢?

遵义会议是我党在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和红军,拯救了中国革命。

1934年12月,因为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指挥,直接导致我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也是从此,红军迫不得已进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的人数由最开始的八万人最终减少到仅仅三万余人。之后按照原先的计划安排,红军的行军路线是按照湘西的方向继续前进,可当时的博古李德等人完全不知,蒋介石已经预测到红军要去湘西的计划,于是提前在湘西部署了重兵形成了包围,只要往这个方向继续走的话,就相当于直接进入国民党的圈套。

而在这个紧要的时刻,毛主席站出来建议:红军不要走湘西的方向,反而应该去国民党防守力量最为薄弱的地方贵州,正好给贵州的国民党力量来个出其不意,我军也能反而化被动为主动。

而这一建议却遭到了博古李德的反对,他们认为应该按照自己的原计划行军,到湘西与红二军与红六军会合。

遭到反对之后,主席心里既着急又无奈。其实反对博古和李德两人意见的不仅仅是毛主席。

因为博古李德在党内“左倾”的错误,致使全军上下怨声载道,期间毛主席也多次提出意见,但是几乎都没有被采纳。而这次也是相同,不仅毛主席,还有党内的王稼祥,张闻天等人士对博古二人的错误指挥和决定有着强烈的不满,也是非常支持毛主席的的建议和策略。

之后主席在和王稼祥的谈话中,主席曾表示,李德那些西洋外国本本上的策略,现在我们拿来照搬照用明显不行,以我们现在的条件根本比不上国外的环境和资源,如果按照国外的那套作战经验来实行的话,我们很难会胜利的。

讨论期间,王稼祥彻底被主席的言论和观点所折服,二话不说,直接找到了张闻天。在和张闻天表示完自己的想法与决策之后,张闻天也毫不犹豫,明确支持主席的思想和决定,不会再让博古二人的错误继续下去。一团的军委聂荣臻因为也非常相信了解王稼祥,了解情况后直接也跟王稼祥直言,就目前的情况,理应赶紧撤掉李德博古二人的指挥权,重新让主席指挥和统帅领导也是最主要的。

这一计划也得到了朱德与周恩来的一致同意,只有更换了目前的领导层,才有可能扭转当时的战争局面,以及中国未来的命运。1935年,1月10日,博古竟然找到了周恩来反映出毛主席王稼祥等人的错误,并且主张召开会议,针对第五次反围剿进行商讨并作出报告。

见状,周恩来也回应道:“确实得好好检讨一下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并且还要商讨一下我军的行军方向。”

1935年1月15日晚,遵义会议开始。

博古首先对第五次反围剿作了报告,但在报告中,他却丝毫未提及自己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自己错误的指挥和决策,反而将敌我的力量悬殊等作为自己犯下严重错误的借口。

当然,这一报告并未得到在场会议领导层的认可。

接着在周恩来作报告的时候,直接指出了自己与博古、李德等三人团指挥上的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两人的报告做完之后,张闻天立刻站起来表示,自己反对博古的个人报告,直指博古作战的错误决定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不是他所谓的“敌人的条件和资源比我们好”。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第四次反围剿为何就成功了,反而在第五次就失败了呢。话语直接而又直戳重点,这也让博古愤怒却又无以言对。

直到第二天的会议,毛主席对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又着重进行了批评。并且也直言博古在第一天做的报告中,就是在为自己在军事上的错误找借口。之后对李德等“三人团”的第五次反围剿的错误指挥进行逐一分析。

在最开始,“三人团”的指挥作战太过冒进,在决策防守时,又太过保守,等到了撤退时,直接就逃了。报告中,主席直接将博古等人的错误从内到外,从表面到实质一一点了出来,在场的会议领导听完之后也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而此时,作为博古和李德等人的拥护者何克全出来持反对意见,直言不讳的指责毛主席在指挥战略上也没有多厉害,顶多也就是从一些兵法书上随便看看学了一些而已。

听完何克全的话,毛主席镇静地反讥道:

你知道我的战术是从哪来的吗?严格来讲,李德同志确实受过军事方面受过一些专业训练,可他在作战过程中,屡次罔顾我军实际战备条件和状况,硬是将自己在国外的那套战略照搬照用,对于我国地理形势也完全不理解,只是对着地图随意乱指挥,最后让全军上下的作息和作战也不能做到完好的调配。战士也是人,不是机器,作战情况变化莫测,中间总得把战士的吃饭和睡觉这些必要的因素要考虑进去吧。

说完这些,李德与博古二人哑口无言,一时间会场上鸦雀无声。

关键时刻,王稼祥站了起来,并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完全同意毛主席的主张。并重复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指挥。直接道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是在于对方的资源和武器装备有多优越,条件有多好,而是自己在对敌方和我方战时情况不了解的时候,随意指挥和决策。俗话说打仗就是要知己知彼,而两人的作战是不知彼,也不知己。

此时,李德却满腔怒火地看着王稼祥,王稼祥看了一眼也并未理会,而是继续往下讲。

在李德进入军区之后,博古与何克全等人只听从他一人的命令,对于党内他人的意见完全不予理睬。即使是在自己犯错的时候,也不会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作出反省,反而对提出建议的人一再否定,也正是这样,最终才导致了我军惨败的严重后果。

接着,军委聂荣臻将军也同意王稼祥的发言。也正是王稼祥这一言论,证明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与成功的道路,也只有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才会越走越远。

趁着时机,王稼祥又庄重严肃地提出:

取消博古与李德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作战权力,由毛主席重新统帅指挥。同时,由博古李德,以及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必须要重新考虑。

话音刚落,会议场上响起一片掌声。

紧接着,朱德司令表示,王稼祥同志的发言很准确很到位,如果我党的领导方向再这样继续错下去的话,我们也都没有跟着的必要了。当时在场的彭总司令以及刘少奇等人同时也作出了对博古李德等二人“左”冒险主义错误的认定,明确支持毛主席的正确思想主张。

遵义会议决定了后来毛主席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也是王稼祥最后那一发言,让毛主席在几十年后每每回忆到都会讲,当年是王稼祥给自己投了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票。

而主席这样的说法也只是政治上的一种比喻,也就是在遵义会议最关键的时刻,王稼祥最后支持毛主席的发言,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之后,因为反围剿之时,王稼祥同志被飞机炸伤,因此在之后的长征路途中,恶劣的环境条件让他本就受伤的身体出现难以忍受的病痛,因为长时间的饮食障碍,让王稼祥的胃部出现剧烈反应,肠道出现了化脓水的情况,甚至有蛔虫直接从肠道爬出。

可即使是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为了不拖累战友,在爬雪山的时候,他硬是在战友的搀扶下自己坚持走了下来,最后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走完了长征。

长征结束后,王稼祥同志被送往上海救治,后来又送往莫斯科进行疗养医治,在这期间,王稼祥同志成为了驻苏大使。

直到解放战争后,毛主席依然在很多问题上都会和王稼祥讨论,如果说是遵义会议拯救了党和革命,那么王稼祥同志在会上那关键的一票,从此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党的革命生涯点燃了新的希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