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8影视免费看大片 https://www.8108.xyz 最近的热搜,热闹非凡。 除了日渐“清朗”的娱乐圈,“酒桌文化”也高频出现,劝酒、陪酒、祝酒、拼酒等“酒桌陋习”为人诟病。 要想签合同,先干这一杯。/《别叫我酒神》剧照 古代文人墨客崇尚的酒文化是曲水流觞、肆意快活。 李白“自称臣是酒中仙”,苏轼“把酒问青天”,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白居易“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酒对他们来说,是闲来无事的轻松小酌,也是才思泉涌时的助兴之物,更是忧烦愤懑时的排解之道。 那时的酒,确实是有文化的酒。 共君一醉一陶然。/《妖猫传》剧照 可如今,酒文化渐渐变成了“酒桌文化”,原本的助兴之物演变成了比拼、强迫的权力产物。 不论男女,只要上了酒桌,就必须秉承着“青岛不倒我不倒,雪花不飘我不飘”的信念给大家“旋儿”一个。 喝酒,渐渐从附庸风雅变成了“干了这瓶酒,这单我就签”的生意筹码。 对于95后、00后来说,觥筹交错的“商业酒桌”是能逃就逃、能躲就躲,反对这种顺从和强迫的PUA式酒文化的势头也越来越猛。 无人知晓这届年轻人能不能终结“酒桌陋习”,但至少他们都在努力说不。 同时,好看、好喝、好玩的 “三好”酒文化正在成为主流,让喝酒变得简单快乐,取悦自己才是第一位的。 毕竟老话说得好,“吃好喝好,长生不老”。 喝酒虽好,但也不能贪杯噢!/《妖猫传》剧照 01 喝酒,是为了自己开心 厌恶酒桌文化,并不意味着这届年轻人不爱喝酒。 相反,容易夜间EMO(一到夜晚就多愁善感)的年轻人们,对酒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边抵触靠大量喝酒来表现“能力”的酒桌文化,一边寻找着酒精世界里的乌托邦。 商业白酒独占鳌头的时代即将结束,各类新兴酒品如春笋般破土而出,年轻人希望在“酒精的烈”和“水果的甜”中,寻找平衡点。 微醺,就是这个平衡点。 微醺,是年轻人一个人的狂欢。/《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喝酒,是小宇让自己精神放松的方式之一。自18岁生日一过,她就喜欢有事没事喝一点。 白酒、啤酒、葡萄酒,啥酒她都尝试过。闲暇时还专门去学了品酒,拿了个葡萄酒品酒师证,证明自己“专业喝酒”。 独自在外求学的日子里,别人做菜放料酒,她放白兰地,放完还得喝两口。 巨大的学业压力、生活压力,足以让人崩溃。交完论文后的小酌,成了小宇难得的片刻放松。 “夜幕降临,点亮香薰蜡烛,看着窗外缓缓飘落的雪花,端起一杯热红酒,脸颊泛红、身体变热,微醺的状态下最放松,晚上定会做个好梦。”回想起那段留学时光,小宇满心怀念。 美酒加美食,快活似神仙。/ 《和歌子酒》剧照 回家后虽然也喝,但大多数都是陪父母一起应酬。小宇成了家里的“喝酒发言人”,酒量噌噌上涨,但酒精再也没有让她开心过。 虽说家里的应酬不似商业酒桌,但那些令人头大的“酒桌PUA”也没断过。 “叔叔阿姨看着你长大的,不喝一杯说不过去吧?” “哎呀,大姑娘了,来喝一杯!” “酒量不好没关系,抿一口意思意思。” 这样充满强迫、尴尬的场合,再好的“粮食精”,也没办法让人越活越年轻。 这种“长大了,可以喝一杯”式的劝酒,让许多年轻人喝下了人生第一口酒。/《乡村爱情》剧照 在小宇的眼里,酒桌上那些动辄上千上万的白酒红酒,都不如家楼下便利店里的低度酒喝完快乐。 “日本的樱花酒、柚子酒,国内的桂花酒、青梅酒,都好喝不贵,还能有微醺、放松的感觉,这不比辣嗓子的烈性酒强?” 有着和小宇一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在选酒方面他们偏爱酒精度15度以下、甜味突出的低度酒,并称这类酒为“低度潮饮酒”(Alco-pop)。 天猫数据显示,低度潮饮酒的主要客户群体为女性,18-34岁的一线城市人群居多。她们当中有新锐白领、精致辣妈、资深中产人士。对此类人群来说,度数不高的低门槛适口酒,可以自由把控饮酒体验,是放松紧张神经的最佳选择。 比起酒精含量五六十度的烈性白酒、价格好看的葡萄酒、平平无奇的啤酒,带有果香、花香的低度酒,可以说是追求品质生活的年轻人最适合的酒类。 周末晚上,放下疲惫和朋友一起干一杯,是社畜最开心的日子。/《和歌子酒》剧照 有人说“微醺是成年人最体面的放肆”,但我愿称它为“成年人最自我的时光”。 美国电影《杯酒人生》里说“一瓶酒其实是有生命的”,但这个生命,需要喝它的人赋予。 02 喝酒,仪式感不能少 从喝酒的人,到环境,再到酒本身,每个环节的仪式感都不能少。 颜值当道,酒类产品也不例外。独特、个性、时尚,是年轻人的特点。 酒瓶、酒杯、封口器,只要能跟酒挨边的东西,都开始迎合年轻人的喜好设计产品。 酒不仅要好喝,更要好看。/ Unsplash 尼尔森数据表明,饮料行业的主要消费人群是年轻人,80%的消费者需要个性化的、单独为他们定制的产品。 被称为“少女杀手”的艾格尼粉红甜气泡酒,凭借粉粉嫩嫩的酒和瓶底雕刻的玫瑰花收获众多美女的芳心。 哪怕其口感一般般,看见这瓶底的玫瑰,女生们也会抵挡不住诱惑买一瓶——就算拿回家插花也不错啊。 红极一时的热红酒,相信大家都知道。好喝,但制作极为复杂,需要的配料繁多,一个步骤做错,就得从头再来。包装热红酒的出现,成功吸引了一批想喝但不会做的年轻人。 轻轻按压易拉罐的底部,上下摇晃十几秒,一分钟之后打开酒罐,热气就会缓缓冒出,属于红酒的香气扑鼻而来。寒冷的冬天,买上几罐,和几个好友在家喝酒谈天,好不快活。 Life is too short to drink bad wine./ Unsplash 除此之外,酒标酒瓶的多重互动玩法,也从另一方面增添了喝酒的仪式感。 例如,潮牌“酒分之一”可以将外包装设计成折叠的流浪猫屋,既时尚又环保,让温暖和爱心得到延续。 跨界联名的酒瓶,谁不想收集一波? Johnnie Walker与《权力的游戏》联名,从外包装上下手,一半冰,一半火,氛围感瞬间就起来了。 知名LV男装设计师Virgil Abloh,曾在2018年与香槟品牌Mot&Chandon合作出了一款酒。在设计上再次加上“签名式元素”——酒瓶上的“Do Not Drop”字样,是时尚潮牌设计师没错了! “签名”元素添加在酒瓶上,时尚感立刻提升。/ Instagram@Virgil Abloh 为了提升仪式感,酒具上的花样就更多了。 形态各异的醒酒器、晶莹剔透的水晶酒杯、可重复利用的不锈钢冰块,还有最具特色的鹿头酒塞,都是酒类周边的热销产品,多角度、多维度地满足年轻人在喝酒上的仪式感。 既要喝好,又要喝得精致。年轻人喝酒,就是这么任性。 每瓶酒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需要细细品味。/ Unsplash 03 会玩的人更会喝 说起玩酒的花样,除了酒吧里的经典鸡尾酒,这届年轻人还创造出许多有意思的方式。 相信大家都知道“便利店调酒”吧,前段时间可谓火遍全网,无论是谁,只要走进便利店就手痒想试试。 一罐简简单单的柠檬茶,加上mini装的伏特加或威士忌,既好看又好喝。均价20块钱就能达到微醺的快乐。 酒量好的同学,只要记住“A+B”的万能公式,就能尝试各种调酒方式,用最简单、最便宜的方式,喝最多样化的酒。 如果你不能喝烈酒,只需一瓶气泡酒、一个便利店的外带式冰杯,再加一包葡萄冰,也能享受到夏日特供冰爽套餐。 2020年发布的《年轻人最爱的自制特调酒榜单》里指出,威士忌加气泡水、力娇酒加果汁、白兰地加汤力水、梅酒加功能饮料这类混饮方式最受欢迎。 单纯的冰块加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就连德国第一大酒精饮料品牌“野格利口酒”也推出了全新的创意酒单,吸引年轻人。 在野格的官方特调手册里,无论是红牛、汤力水、柠檬汁,还是旺仔牛奶,都可以与野格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野格特定城市酒单—“重庆城市特调鸡尾酒”。/微博@爱重庆 什么?你是手残党?那也无需担心。 便利店里的各种低度预调酒,就是给你准备的。可以单喝,也可以找个大容器配上水果、冰块混合,分分钟自己调出简单好喝的水果酒。 当然,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喝酒场所,满足年轻人的好奇心。 在成都,有一家“酒吧式便利店”。店内复合的“业态功能设计”,既能为客人提供友好舒适的轻体验互动空间,也能满足周围住户的即时配送需求。 和艺术空间相结合的酒吧,则可以一边喝酒,一边逛展。结合当下最时尚的元素,在空间里融入全息投影画展、艺术快闪、电影音乐等主题活动,就像是一个秘密花园,让人能在这里暂时放空自己。 “酒分之一”在北京新开的半户外酒吧。/小红书@爱的朱大哥 可以看出,在年轻人的饮酒观念里,酒桌以及酒桌上的人不再重要。他们像是回到古代,更在乎自己的饮酒体验。 这种“悦己”的喝酒方式,可以理解成是对“酒桌文化”的纠正,同时也促进了“饮酒文化”的回归。 在年轻人心中,喝酒只是一种自我宣泄的方式。 不必喝得酩酊大醉,不用阿谀奉承,只要酒好喝、喝得快乐就好。 这是年轻人的喝酒方式,也是年轻人的喝酒态度。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