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盟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开了一整天的GTI,我总结出了你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2022-01-22/ 中国商盟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高尔夫(参数丨图片),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车型。不论是当年1.8L的MK4,再到后来的R20、GTI,这个车系从
管业加盟 http://www.atontech.com.cn

高尔夫(参数丨图片),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车型。不论是当年1.8L的MK4,再到后来的R20、GTI,这个车系从千禧年开始,陪伴了一代人的时光。它的吸引力之大,以至于第八代高尔夫GTI在还没正式上市的当下,在全国各地已经提车的用户却屡见不鲜。

所以当得知有机会与第八代高尔夫GTI“近身肉搏”时,我毫不犹豫地将一整天都用在了驾驶这台车上,并总结出了各位最关心的问题,分享给准备购买,或者已经提车的各位车迷们一些参考。

可以下赛道吗?

这个问题或许是80%的车主都会有的疑问,大部分愿意用超过25万购买一台高尔夫的人,多数都是为它的性能买单。的确,EVO4发动机的缺席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开始批判之前,请先考虑自己是否需要那额外的20多马力。

但既然我们聊的是赛道性能,这次GTI带来的几项改变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同步海外车型的转向机、变速箱、重新调校的车身稳定系统以及第二代可调软硬的DCC自适应悬架。至于转向机,则是赛道操控体验的基础,老款车型的“买菜”转向比会让你在一节之后消耗更多的体力,而这次的原版引入则让赛道驾驶成为了真正的享受。

如果您跑过厦门赛道,大直道之后的第一个弯以及赛道中的起伏都是十分考验车辆动态的地方,在尾速140km/h的情况下大力制动,同时利用循迹刹车进弯,这台车的车尾明显变得更加活跃,在未关闭车身稳定的情况下,车尾轻轻滑动,帮助这台车更好的入弯。而在进入大直道之前的最后两个下坡直角弯,车辆的动态则十分稳定,突破极限时也能做到四个车轮几乎相同的滑移量,车辆也明显更加可控。

而在迷你赛道中,由于弯更急,两侧也更窄,频繁的加速制动更加考验车身的悬架以及稳定程序,实际上,在第一次尝试推到极限时,就能感受到不少过激的手部动作被车身的电子系统化解,在柔化之后让车辆顺利通过弯角。在瞬息万变的小赛道中,转向、悬架以及电子系统配合的十分默契,以至于在第二次尝试时就能以0失误通过全部项目,四条邓禄普轮胎的极限也很好掌握。

至于这台EA888在高转速的出力特性,已经无需多言,变速箱在升级了N23特调程序之后,智能程度进一步提升,相比之前的逻辑有着更好的预判,不论升降挡都能更好的贴合驾驶者意图。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此时使用了拨片,那么一扇全新的大门就被打开,如此迅速的执行效率,甚至已经超过了纵置的DL382,只要转速允许,它就一定在第一时间给你降下去。

关于EVO4发动机的缺席,不论什么原因并不重要,就目前的渠道消息,来自这台发动机的350bar喷油系统可能引入,与之配套的还有GPF。这套系统对于发动机以及后期升级的影响不可预估,光是声浪和现在的回火声就会发生改变。直喷型号的第三代EA888在国内也有很多成熟的套装方案,250bar喷油逻辑也为后期升级提供了不少便利性,DQ381变速箱的扭矩极限也很高。

另外,网络上呼声最大的还有VAQ系统的缺席,实际上就是那套电控的机械限滑差速器,的确,这套系统无疑会提升赛道上的极限表现,把车头更好的吸入弯心,但考虑到它实际的使用场景,以及后期维护增加的额外成本,带来的影响并不大。此外,后市场中也有很多针对这台DQ381的成熟加装方案,也很适合那些升级二阶以上的人群。

日常代步表现如何?

既然作为一台GTI,它不可能在平时开起来和普通的高尔夫完全一致,但即便车尾“不识趣”的贴上了380TSI,这套动力总成与大众家族其它的380并不一样。首先就是这台220马力的EA888发动机,在踩下油门后响应更加积极,起步也更加干脆利落,DQ381变速箱的结合速度也更快了,神奇的是顿挫感并没有随之而来,但如果你直接kickdown,变速箱则会毫不犹豫的踢你一脚,每次换挡都是手起刀落,这一点也是从神车S3上直接继承了。

当然,在将DCC完全调至舒适模式时,一切就淡定了许多,一些细微的震动虽然还是传进车内,但它只是提醒你开的是一辆GTI罢了,对舒适性的影响几乎为0。而如果调至最硬,所有的路感会一下子钻进车内,此时的它拥有极佳的支撑性和路感反馈,前后桥提升的刚度被进一步放大,即便此时头脑一热来一次极限超车,动态也完美到同级别中完全没有对手。

转向也是这次换代最令人意外的地方,MQBEVO平台下的它告别了一贯的电子风,带来了非常丰富的阻尼手感,尤其是运动模式下的阻尼表现和车头响应,说它是一台宝马的转向都不为过,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么高的评价。那么它真的无懈可击么?咱们接着往下聊。

令人兴奋的排气声浪是一台小钢炮所必需的,经过这次的体验,这台GTI的声浪甚至比国五的S3还要强一些,但由于没有阀门控制,低转速时车内依旧会产生一些共振,即便远没有达到改装排气的程度,一部分极其敏感的人可能会觉得有些恼人。

此外,在使用层面,目前这批试驾车的车机系统似乎还没来得及进行最终版的升级,出现了一些卡顿的情况,当然,出现的频次也没有高到相机能记录下的程度,且产生卡顿的界面并非某一固定的操作。不过从它搭载了几乎MQBEVO平台所有的智能功能来看,前期出现这样的小错误也无可厚非。

另外一个遗憾则是与普通版车型一致的小挡把了,想想当年所有人都吐槽的不亦乐乎的沃尔沃挡把,高尔夫这次算是直接做到了极致。即便在后期使用中会逐渐适应,我还是更喜欢七代车型的机械挡把带来的操纵感。

实车比照片好看吗?

相比高尔夫在前两代车型上的变化,第八代高尔夫的前脸算是十分科幻了,即便我不喜欢评论一台车的外观,但这次的革新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GTI车型的精髓,红色装饰贯穿两侧灯组,这一部分处理的比7.5代的车型要好看一些。

蜂窝形状的雾灯与进气格栅融为一体,每侧5个独立的发光单元,点亮之后识别度拉满,这也是这代车型科幻风格的点睛之笔。

尾部最经典的双边单出依旧保留,粗壮的圆形有着让人为之兴奋的魅力,我甚至见过国外一些车主特地将高R的四出排气改为GTI的样式。尾灯也跟随了新一代大众的设计语言,不过同质化的设计也让它看起来有点缺乏新意。

内饰相比之前的大众设计,则直接进步了一个纪元,各类当下流行的元素直接齐备,难得的是,它也避开了所有这些设计容易带来的负面体验,比如屏幕反光,以及液晶仪表显示的卡顿问题。实际上,它的设计风格甚至向家族的旗舰产品靠拢,相比普通版多的运动点缀显得更为高级。

格子布的座椅必须没有缺席,桶椅造型以多重材质的搭配让它既耐看又耐用,既保证了包裹性,又兼顾了舒适和战斗的视觉效果。至于空间,就和普通高尔夫车型一样,如果追求这一点,隔壁某日系买菜车更加适合。

即便屏幕的素质和解析力都很好,但实体按键的取消确实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这也包括了最常用的空调、音量控制,都需要以触控形式完成,方向盘,以及中下方虽然留了专项的触控区域,但误触的几率比较高,激烈驾驶时不注意就会触碰到方向盘加热,确实“燃起来了”。

不过,说到底,这都是些算不上硬伤的存在,因为买这台车的人更多注重的就是它的潜力,以及激烈驾驶时的表现,至于那些舒适和科技配置,则是为了卖给更多的消费者,真正懂它的人会直接为它的犀利表现买单。哦对了,如果你还在犹豫,建议尽早下手,根据市场规律,没有GPF的车型会在后期变得非常抢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