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盟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时隔40年,66岁的刘甫江回忆起在林彪身边工作的日子:是难忘的

2022-01-20/ 中国商盟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前言1966年,刘甫江第一次来到林彪身边工作,虽说他们在一起工作只有短短3年,但40年后他再次回忆起这段经历
7069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7069.xyz

前言

1966年,刘甫江第一次来到林彪身边工作,虽说他们在一起工作只有短短3年,但40年后他再次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只说了4个字,但却是他真实情感最直接的体现。

图丨林彪元帅

早闻林彪大名

1966年,林彪接到通知,他被调入总参谋部管理处,担任林彪的内勤警卫。在此之前,刘甫江就早闻林彪大名,在他心中,林彪的形象是高大威武的。

刘甫江看过很多有关林彪的书籍、报道,尤其对于辽沈战役中林彪的表现,更是记忆犹新。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在马林诺夫斯基元帅的统率下进入东北与日军作战,共歼敌67万人。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整整奋战了8年的抗日战争,终于换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成绩。

9月,林彪被派往东北接替彭真的工作,毛主席对其寄予了极大的期望,认为只有林彪,才能将东北的党、政、军、民各方面统一起来。

10月中旬,林彪带着妻子一路前往沈阳,陈云与彭真已经在等他了,等他抵达后,三人一起来到沈阳三经街博物馆内。

图丨林彪与毛主席

彭真详细的给林彪讲解了目前东北的整个形势,不一会儿,黄克诚也来了,他讲到目前东北地区的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首先从部队上,就遇到了“七无”:无政权,无组织(这里包括群众组织与地方党组织),无粮食,无鞋袜衣服,无经费,无后方。这就导致部队士气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因为受伤两年没有上战场的林彪,此时已经浑身痒痒了。他对大家说:“山海关一战势必须要打,军事方面由我负责,地方工作由罗荣恒同志负责。”

毛主席致电东北局,指定由林彪亲赴前线指挥。林彪收到指示,立刻开始赶路。此时杜聿明也已经开始集中兵力突破我军山海关防线。

林彪在战场上能够运筹于帷幄之中,这绝对是有着过人之处的,作为我军最高指挥官与主要决策者,他的胆量、魄力与见识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图丨林彪名列36位军事家最后一名

而这也正是刘甫江认为是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

林彪太渴望听到枪炮声了,他喜欢这种指挥着千军万马,驰骋沙场,将敌人一击致命的感觉。现在时机到了。

1946年春天,林彪与白崇禧展开了他们在这里的第一场交锋。林彪信心满满,他下决心一定要一战溃敌,并在大会中说:“这一仗,直接决定了我党在东北地区的地位!”

当时罗荣恒听后十分疑惑,这一仗就决定了?或许还会有第二仗、第三仗呢?对于罗荣恒的疑惑,林彪并没有理会。

从4月18日到4月27日,双方一直处于反复拉锯战中,但进展甚微。5月初,国民党开始大规模增加兵团,战斗形势十分不利。

图丨红军时期的罗荣恒

林彪决定迅速撤离本溪。那究竟要撤往何处?这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但就这个问题,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要坚守在长春,不能再继续退了,另一批人认为要马上撤出长春,撤到松花江以北。

但林彪认为坚守在长春是一定不行的,这里需要大量的守军,而且需要大量的飞机,大炮,坦克来作掩护,这在当时其实对他们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林彪最后提出,还是要以打运动战为好,罗荣恒觉得林彪说的不无道理,他表示支持撤出长春,一直退到松花江以北。

在撤退过程中,林彪处变不惊,应乱不慌,进退有序,顺利摆脱蒋军美式机械化快速部队的追击。

这场保卫战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虽说我军歼敌上万人,但也自损8000多人。此时部队疲惫不堪,士兵的战斗力受到了重创。

图丨林彪故居

很多官兵认为这次作战最终必定会以失败告终,产生了厌战、心态崩塌的现象。林彪看着这一幕,心里十分难受,他感到深深的羞愧与屈辱,发誓一定要雪耻复仇!

1946年6月6日,经双方协商,认为双方都需要一个喘息的时间。1947年5月,战争再次发动,此次较量共进行了15天,但结果仍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经过仔细分析,认为这两次作战失利,情报不明这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原因,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林彪与罗荣恒的轻敌思想,这是十分致命的。

“夏季攻势”虽说失利,但随后林彪继续指挥发动“秋季攻势”、“冬季攻势”这中间整整奋战了90天,但这次进攻,一共攻克敌军战略要地18处,歼敌15.6万人。

林彪这种不管前边经历了怎样的挫折与失利,都能立刻重整旗鼓,蓄势待发,并取得最终的成功,正是刘甫江十分钦佩的。

他说:“当我看到他们对敌军连连发起进攻,导致蒋介石不得不频繁更换东北战场的主帅。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图丨林彪曾经住过的毛家湾1号院

1948年春,林彪率总指挥部进驻双城子。此时的他虽说信心满满,但有一个问题他一直拿不定主意,那就是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

最终在与罗荣恒等人商量后决定先攻打长春,毛主席在收到他们的作战报告后,表示同意他们先打长春的意见,并给出了理由。

5月中旬,他们集中2个纵队攻打长春,林彪这次的表现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他认为,辽沈大战的作战蓝图,已经开始朝着自己预设的轨道前进了。

9月21日,林彪与罗荣恒等人离开双城子出发,他们准备南下作战。10月2日,指挥部抵达彰武,此时所有梯队,各兵团已经蓄势待发,做好了准备,就等着对锦州发起进攻了。

图丨辽沈战役油画

但一直到第三天早上,都不见动静。罗荣恒着急了,问刘亚楼到底什么情况。刘答道:“林总正在考虑回头去打长春。”

“什么?”罗荣恒实在没有想到,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情况。

刘亚楼解释:是因为昨天接到报告说敌人向葫芦岛增派了4个师,所以林总担心会被三面夹攻,在看完报告后就向军委发去了急报。

罗荣恒认为,虽说敌情有所变化,但变化并不大,并不至于在这个时候重新作出决定,第二,不管作出什么决定,都不应该是以个人名义,这是对同僚一种极大的不尊重。

罗荣恒找到林彪,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这个时候重新返回攻打长春,是有可能影响整个战役战局的。

图丨林彪(中)在指挥作战

林彪一句话不说,来回踱步,他觉得罗荣恒也说的有道理,但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便抬头问刘亚楼:“参谋长,你的意见呢?”

刘亚楼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同意政委的意见,打锦州好。”

林彪也不能再说什么了,但那份电报已经发出去,无法追回了。罗荣恒提议,重新表态,说明我们仍攻打锦州。

拟打

1948年10月14日,林彪一声令下,攻打锦州的战斗终于打响。整整31个小时的激战,此次作战共歼敌10万多人。

在作战过程中可以看出,林彪的担心也不无担心,锦西防线确实有一场血战,但我军经过6天6夜的浴血奋战,成功阻止了从葫芦岛援锦的敌军“东进兵团”。

此次作战的胜利,毛主席十分开心,离实现自己的战略蓝图又进了一步。

在这场辽沈战役中,在林彪的指挥下,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我军以6.9万人的伤亡,歼敌1个总部、1个边区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3个整师加16个团共47万人。

刘甫江认为,林彪作为整场战役的最高指挥者,虽说有南下北宁线的犹豫,顾虑两锦作战的担心,未断海路致敌一部逃跑等失误,但作为这场战役的主要组织者,策划者与指挥者之一,他是有功之臣。

图丨辽沈战役

来到林彪身边

这一点毛主席也没有否认过。所以,刘甫江对于林彪还是十分崇拜的。所以在得知自己要到林彪身边工作时,他有一种要见到“偶像”的感觉。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刘甫江只知道自己被调到解放军总参谋部管理处担任警卫战士,但并不知道具体是为谁服务。

后来还是一位看上去十分有气场的中年人找到他,说首长要接见他。到这个时候,其实他都是不知道是哪位首长要接见他,询问后才得知,原来是林副主席。

此时刘甫江的内心是又激动又紧张的,之前对林副主席的了解只是从别人的口中,或一些书籍中了解到的,那真实的林副主席究竟是怎样的呢?

刘甫江不知道,也不敢想。他不知道见了林副主席,该如何打招呼,又该和林副主席聊些什么,林副主席又会问自己些什么呢?

图丨八路军队伍

他一边想一边跟着刚才那位中年人往前走,不一会就来到了林彪的办公室。看到刘甫江进来了,林彪主动起身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过去跟他握手。

刘甫江忙将自己的手在裤子上擦了擦,伸出手与首长握手,一边握手一边连声说:“首长您好,首长您好!”

因为太过紧张,刘甫江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说话声音都变了,还有些结巴。林彪笑笑说:“你到我这里来工作,不必紧张,好好工作,好好学习,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刘甫江点点头,他看着眼前这个满脸笑容的首长,觉得是那么亲切,虽说跟刚才相比,稍微放松了一些,但多少还是有些紧张。

图丨林彪旧照

林彪也看出了刘甫江的紧张,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坐下说。为了不让他那么紧张,林彪跟刘甫江拉起了家常,问他老家是哪里的,家里几口人,爸爸妈妈都是做什么的等。

慢慢的,刘甫江确实放松了很多,说话也自如了,有时候还会不知不觉中多说几句,林彪就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临走前,林彪再次对刘甫江说:“从明天起,你就到我这里搞内勤,欢迎你!”

刘甫江就搬进了内勤警卫值班室,主要负责首长室内温度,要每天检查一次卫生,不忙的时候也会帮通讯员收取信件。

图丨林彪

刘甫江记得在刚来内勤警卫值班室的第一天,首长的第一秘书阳地就交给他一本小册子,里边是林彪办公室的“十步”规定。

阳地在将这本小册子交给他的时候,就告诉他:要好好学习里边的内容,并将其一字不差的背下来,是会定期检查的,在之后的工作中,也要时刻牢记在心中,不能犯错。

刘甫江先逐字逐句读了一遍,一边读一边思考:

一、不该吃的,绝对不吃;二、不该拿的,绝对不拿;三、不该用的,绝对不用;四、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五、不该看的,绝对不看;六、不该写的,绝对不写;七、不该听的,绝对不听;八、不准随便外出游玩;九、不准接待任何亲友到首长办公室;十、不准向任何人透露自己在首长家工作

图丨林彪侧照

每一个在林彪身边工作的人工作人员,都要将这“十不”牢牢的记在心中,并付诸于日后的实践中。如果谁触犯了,那也会遭到批评与处罚。

刘甫江回忆道,自己曾有一次因为母亲病危,必须回家一趟。临走前,身边的警卫们三番五次叮嘱他,千万不能被人知道自己是在林彪办公室工作,千万千万一定要小心。

为了让刘甫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卫士长李文甫还给他讲述了当初之所以制定这个规定,是有原因的。

那是在1962年4月份,当时毛主席提出“厉行节约”,就连他最喜欢吃的红烧肉都不吃了。林彪也很爱吃红烧肉,几个月吃不到红烧肉,他实在太馋了。林彪的厨师甫师傅为了给首长解馋,弄来了一只大母鸡,准备炖点鸡汤给林总喝。

图丨林彪召开会议

内勤警卫端着已经做好的鸡汤,几个月不见荤,哪里能抵抗得住这种诱惑,他强行逼迫自己忍住,但香喷喷的鸡肉味搁谁谁都扛不住啊。

他忍不住了,一边走,一边将手伸入碗内,本准备只是偷偷的尝一口,但谁能想到,这一口下去,还不如不吃呢,更忍不住了。

就这样一口接一口,到林总办公室时,已经只剩下一个鸡骨架了。这可咋办,这下可完蛋了,闯大祸了,但也不能不往进送呀,他咬着牙将碗放在桌子上转身就跑了。

李彪看碗里只有鸡汤,没有鸡肉,心想甫师傅这是啥意思,便让秘书去打听究竟怎么回事?甫师傅也被整懵了,自己可是连鸡带汤一起做好让端过去的。

图丨林彪视察部队

甫师傅便找到那位警卫,想着问问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位警卫实在没辙,便向甫交代了整件事情的实情。

甫师傅告诉他,做错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主动向林总承认,相信林总一定会原谅他的。说着就带他来到了林总办公室。

当这位警卫跪着向林彪说明事情的原委时,林彪并没有生气,哈哈一笑:“这有什么害怕的,没事的,谁吃都一样,最后不都是吃进肚子里,然后上一趟厕所,最后变成了啥?”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逗得哈哈大笑,氛围也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后来这位卫士长对这位警卫进行了批评教育,第二天,林办就制定了这个“十不”规定。

图丨林彪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有一件。刘甫江刚来林彪身边没多久,他们在林彪办公室看到了一只大黄猫,秘书部的工作人员也都很喜欢这只小猫。

工作之余,他们经常在一起跟这个小猫玩,谁知道,后来这个小猫还带来了自己的几个“好朋友”,它们经常在林彪住房的房顶上玩闹。

这让林彪十分烦躁,下令让他们赶快处理掉。没办法,杀掉他们也不忍心,那就找一片空地把它放了吧。为了防止这群小猫再回来,他们专门跑很远将它们放了。

谁料,这群小猫还真又回来了,这下是彻底把林彪激怒了,他严令必须立刻将这只小黄猫处理掉。看来放走是不可行的,它肯定还会自己回来。

图丨林彪

只能是杀掉了,杀掉后怎么办呢,扔掉多可惜,他们想着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但这件事后来被林彪知道,狠狠地将他们训斥了一顿,还拍了桌子。

从那以后,他们是真的不敢再随意妄为了,严格遵守“十不”原则。

在林彪身边工作的这些日子,对于刘甫江来说,收获颇丰,因为林彪闲时喜欢看一些马列著作,毛泽东选集等,有时候也会推荐给身边的工作人员看。

刘甫江也是一个好学的人,每次林彪推荐的书籍,他都会认认真真地看完,看完后还会跟林总讨论上几句。

图丨毛主席在与群众招手

除此之外,他也跟随林彪拜访了很多自己十分钦佩的老帅,如肖华、聂荣臻、贺龙、肖劲光、粟裕等。1966年时,还见到了毛主席,并与毛主席握了手,虽说时长还不到1分钟,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足够我铭记一生!”

1969年3月,刘甫江因为种种原因,在家闲了一段时间后,提出希望可以转业。临近转业时,他与林彪合了最后一张影。

40多年后,刘甫江再次回忆起在林彪身边工作的日子,他说了四个字:“是难忘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