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盟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降价不降质,研发正当时:聚焦后集采时代的微创冠脉人

2021-11-19/ 中国商盟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微创已经初步具备大规模数字化生产能力,冠脉支架和球囊导管合计年产能力已经达到200万套,确保充分并及时

近日,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截止到本月初,其全系列冠脉支架系统全球累计订单量与发货量双双突破100万件,尤其是在国内冠脉支架高值耗材集采的新市场环境下,微创在今年上半年就提前完成了全年国家集采的承诺供货量(35万件),充分体现了企业以患者为先的责任和担当。

“微创已经初步具备大规模数字化生产能力,冠脉支架和球囊导管合计年产能力已经达到200万套,确保充分并及时满足国内外几乎所有主流市场的实际需求。”微创冠脉供应链高级副总裁赵月根表示。

但另一方面,冠脉支架集采也给这个行业带来巨大变革,每一个从业者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产能调整、价格体系重塑以及市场份额的不确定性。后集采时代,微创医疗将如何积极拥抱变化,坚守初心?如何顺势而为,自我迭代?

在集采政策落地的大半年之后,我们把目光聚焦于供应链、品质、研发、营销、患者服务等各个条线的微创冠脉人。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交出答案;用夜以继日从未停止的热忱和激情再一次生动阐述微创“一个属于患者的品牌观”。

集采背景下的放量

从2021年年初开始,微创冠脉供应链高级副总裁赵月根就敏锐地发现,支架销售的风向变了——原本因为集采政策、患者主动选择手术延期而积压的近15万条支架和球囊,在2021年的第一个月被消化一空。

事情还要从两个月前说起。2020年11月5日,被称为打响“高值耗材集采第一枪”的冠脉支架集采结果公布,共10个产品中选,中选产品的中位价格从上万元降至800元以下,平均降幅93%,冠脉支架也由此迈入“百元时代”。作为国内冠脉支架的龙头企业,微创的Firebird2和Firekingfisher两款支架中选,是唯一有两款产品中选的国产企业。与此同时,微创获得了近35万条支架的意向采购量,占集采总量的约32%,在8家企业中排名第一。

对于患者来说,动辄上万的支架,骤降到几百块钱,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获益。对于医保部门来说,能够用更低的支出,覆盖更多人的医疗需求,也是政府惠民政策的体现。而对于支架生产企业来说,带量采购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它不是简单的“以价换量”,而是企业市场策略的全盘调整。

对于微创来说,集采后第一个现实意义上的难题是:要不要扩产。赵月根表示,集采中标结果于去年11月5日落地,今年1月起正式执行,中间的这两个月里,全国各个品牌支架的销售都一度陷入停滞。“因为大家都知道支架价格要降了,患者能等的自己都会选择等,市场需求明显萎缩,我们支架加上球囊的库存大概攒到了15万条。”另一方面,由于销售遇冷,库存加大,支架生产的节奏被迫放缓。在不裁一个员工的原则下,去年年底,冠脉支架生产部门不得不把一些核心员工输送到其它的业务部门。

也正因为如此,当今年1月风向转变的时候,微创单月的支架生产量不到市场需求量的一半。这一方面是因为支架价格大幅下降,等待了两个月的患者需求集中释放。另一方面,由于支架利润空间被压低,部分中标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不足,大幅削减了内部生产和销售人员,而既没有裁撤销售队伍、也没有削减代理商的微创就成了市面上最容易找到的品牌。

根据集采相关政策要求,本次集采周期为两年,中标企业在完成协议采购量后,如果医疗机构仍有需求,企业仍需按中选价格进行供应,直至两年期满。这也意味着,一旦有中标企业跟不上供货节奏,市场出现断供,其它企业就得来补上这块空缺。显然,微创承担了这样的补位。

销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微创冠脉国内支架产品合计销量近50万根,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0%。换句话说,微创在2021年的上半年,就已经提前完成了全年集采的承诺供货量。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

对于任何一家制造企业来说,提升产能都是一件需要从长计议的事,因为它涉及人力、设备、场地等多个要素,每个环节都需要早做准备,精细安排,确保合规及产品质量稳定。

微创亦是如此。今年年初,受集采政策前期影响,微创冠脉支架的产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减。赵月根表示,这是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的主动调整,是有弹性的,一旦订单需求回升,产能很快可以“复位”,完成集采的承诺供应量不成问题。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集采正式落地后,微创收到的支架订单出现井喷,光是1月份的订单就超过10万条,这也意味着,按照这个供货速度,微创用3个月就可能完成全年任务。但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激增,迫使企业必须通过扩产来保证供应,不然就有可能出现患者用不上支架的被动局面。

跨境收款

赵月根表示,一开始他们的办法还是利用现有资源,员工们也主动提出愿意多加班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今年2月份,正值春节期间,微创冠脉提出“就地过年,提产加油”的倡议,近300名员工主动选择留守在了上海,坚守在工作岗位上。2月份,冠脉产品入库量比往年同期提高150%以上。3月,内部现有资源挖潜到了极限,但订单量依然没有减缓的趋势。微创意识到,提升产能迫在眉睫。

提升产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从3月到6月,冠脉支架生产线上一共招入了200多名员工,几乎和原有员工数量相当。每个新员工入职之初,不但要接受最严格的入职培训,还要进行微创企业价值观培训,对于微创以“质量”为首的八大核心价值观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老员工的带领下,新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一点不差。5月份刚刚入职的生产部包装车间员工王莉珍,一进公司就被充满使命感的高效工作节奏所带动,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了所有岗位培训考核、投入到六月产量攻坚战中。原本,她计划6月底要去医院做一项体检,但得知6月最后一周是冲量的关键时期后,她主动提出把检查延期到7月。生产组长在再三确认不影响身体的情况下,同意了她的请求。最终,包装车间也圆满完成了冲量任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